禱告的態度是蒙神垂聽的祕訣

Sermon  •  Submitted
1 rating
· 1,452 views
Notes
Transcript

信息:「禱告的態度是蒙神垂聽的祕訣」

經文:馬可福音第一章40 – 45節

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序言 

1)      為甚麼我們的禱告沒有果效?

2)      究竟禱告受攔阻的困難在那裡?

3)      讓我們透過長大痲瘋患者得潔淨的故事來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平安!今天我要分享的題目是「禱告的態度是蒙神垂聽的祕訣」。經文記載在馬可福音第一章40 – 45節。

基督徒活在現今的世代中。因信仰的堅持,不向環境妥協,實在有太多的試探與引誘;不單是在跟隨神的道路中常有患難及阻擋,而且在生活中也會遇到許多試探與引誘,叫我們軟弱失敗。有時侯,我們想避開患難的。當面臨壓力與威脅的時侯,我們有時會放下基督徒的立場而去選擇肉體的喜好,像世人一樣的生活。有時侯,我們的「禱告不蒙神垂聽」為什麼?究竟為甚麼「禱告會受到攔阻」?反過來說:「禱告蒙應允的條件」、「蒙神垂聽的祕訣」是甚麼?最近因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公司要裁負,一人作兩人的事,工作壓力很大,在職塲上是否常與同事爭競?在家庭裡,是否常為一些小事與家人爭吵?生活沒有指望、禱告沒有果效、不想查經、不想禱告、每天忙着團團轉,究竟怎麼搞的?這絕對不是神要我們過的生活。讓我們透過長大痲瘋患者得潔淨的故事來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

翻開聖經,馬可福音第一章,第40節開始,有如下的記載:『有一個長大痲瘋 [1] 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耶穌嚴嚴的囑咐他,就打發他走,對他說:你要謹慎,甚麼話都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那人出去,倒說許多的話,把這件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馬可1:40-1:45)

馬可在這段聖經以他一貫的簡潔筆法,告訴我們:這個神蹟涉及兩個人物,頭一個人乃是「那不可觸摸的病人」,他深知自己的光景,熱切渴慕得著潔淨,而且極其謙卑地求潔淨,相信耶穌有能力醫治他。另一個人則是「滿有慈愛憐憫的耶穌」,祂毫不畏縮地將手按在那令人噁心的大痲瘋病人身上。在解釋這段經文時,我們可分成三大段:

1.     在當時猶太人的大環境下,看長大痲瘋患者向主耶穌求潔淨時的態度(40節)

2.      耶穌對長大痲瘋「求潔淨」的態度及回應(41-42節)

3.      耶穌對被治好的人的囑咐及後果(43~45節)

I.    我們經常省察自己對神「禱告」的態度(40)

A.    省察自己的光景、難處、疾病、有否不討神喜悅、不潔淨的東西?(利未 13 & 14章)

痲瘋患者的命運也是非常悽慘的。根據馬斯達文(E. W. G. Masterman)在基督與福音辭典中所寫的一篇關於『痲瘋』的論文當中,指出『從來沒有一種病症,像痲瘋一般,使人長年累月遭受折磨,恐怖和毀滅的威脅』。痲瘋可以分開三類 [2]。

(一)小瘤狀和桿棒狀的痲瘋。開始的時候,四肢癱瘓酸痛而無力。然後在身體,特別在背後,呈現對稱褪色的塊狀,圓球的小點開始時是粉紅色,然後變為褐色的,皮膚相繼結成厚塊,小圓點伸延而結合在臉部、鼻、唇和前額,於是人的整個臉孔逐漸變樣,猶如古時人的描寫,像一個獅子頭,或半似野獸的怪物。那些小瘤再生長變大;而至潰爛,便流出惡臭的液體;眉毛脫落;眼睛凸出呆視;聲音嘶啞而呼吸哮喘失聲,因為整條聲帶都受到腐蝕;手足又開始潰爛。那時,整個患者都受病菌侵蝕。整個病症的過程歷時差不多約九年左右,在受苦的終止前,心靈已經全毀,呈現昏迷狀態而死亡。患此痲瘋症的人,不單止別人厭惡而不敢與他為伍,連自己也會產生自卑的感覺。

(二)第二種是失去知覺的痲瘋。初期的病況和第一種相若,不過它能直接影響神經中樞,病者於是失去所有的知覺。患者起初可能完全沒有發覺染上的,直至他感覺身體某部份突然熾熱像燙傷似的,而且失去任何痛的感覺。當病症擴展時,褪色的斑塊呈現在身體,並且生出膿皰。於是肌肉消失,筋部收縮,雙手彎曲如爪,指甲的外型受到腐蝕,相繼手足潰爛而脫落。這個病症有時伸延二三十年之長,實在是一種慢性的死亡病。

(三)第三種痲瘋是首二兩種的合併,也是最普通的一種。這是新約時代巴勒斯坦的痲瘋患者經常染到的病了。從利未記第十三章的描述來看,新約中所用的『痲瘋』一詞是包括另幾種皮膚病的,例如『白鱗點』(psoriasis)遍體長出小白斑點,所以有人說『患痲瘋的人,體白如雪。』,有時也包括皮膚病中的『圈狀癬菌』,也是東方民族常染上的病。

在利未記用來描寫『痲瘋病』的希伯來字是─t[;r'c'  [3]tsaraath。而這個字同時用來形容其它的東西,包括衣服和房屋(利十三47,十33)。這些都是指出它們的腐蝕和玷污,是由一種菌或腐葉土所引起的。所以『痲瘋』一詞,在希伯來人的思想中,是一個概括性的皮膚病。我們必須了解他們當時的醫學常識有限,診斷中不能分開各種皮膚的病症,所以『痲瘋』所指的,包括有不能醫愈,引至死亡的皮膚病,也可以指一些沒有傷害性的皮膚病。

在那個時代,痲瘋病是絕症,是法定傳染病,每個人看見痲瘋病患都要四處躲避,視他們如鬼神般,充滿無知與恐懼,如同現在我們對愛滋病患般的情景。他們 的腳、臉、身體都要用布緊緊纏住,不可暴露於空氣中,他們的腿上都要綁著鈴鐺,眾人聽到鈴鐺聲就如聞妖魔般的四處逃竄,痲瘋病人的嘴裡也要高喊「我不潔 淨!我不潔淨!我不潔淨!」,若不高喊,或者不用布裹住身體,眾人們將隨時拿起地上的石頭砸死他們。因著他們的痲瘋,他們與社會隔絕,從家庭被放逐,失去家人;被除籍,沒了工作;被除根,禁止進入教堂或會堂崇拜神,他們會被送進「痲瘋村」集中管理,一切都是放逐、解構,與咒詛。「痲瘋病」帶來絕望、灰心、痛苦,痲瘋 病人只能自我放逐,縮瑟在痲瘋村的一個角落。他們不單止忍受身體上的痛苦,而且還要接受「心靈上」的創傷:與體的生活完全隔絕,過孤單放逐的生涯。

「潔淨」2511. καθαρίζω katharízō from καθαρός 原文是指合法的潔淨」「痲瘋病」(馬可Matt. 8:2, 3; 10:8; 11:5; Mark 1:40–42), 另一種的解釋是指法律上儀式上的「純潔化」(Purify) (Heb. 9:22, 23 [cf. Acts 10:15; 11:9]; 經常可見於在靈裡面,從污染當中的「純潔化」,並且不再犯罪(Acts 15:9; 2 Cor. 7:1; Eph. 5:26; Titus 2:14; Heb. 9:14; James 4:8; 1 John 1:7, 9; Ex. 29:37; Ps. 51:7).[4][5]

列王記下 5:1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

列王記下 5:3 他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

列王記下 5:6 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痲瘋。」

列王記下 5:7 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痲瘋。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

列王記下 5:11 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

列王記下 5:27 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

列王記下 5:20 - 27節誰我們:一則「亞蘭王的元帥乃縵來以色列求醫治」的故事。正當以色列人國難之時,其敵國亞蘭的元帥乃縵長了大痲瘋,正是神要藉此使兩國和好的時候。同時又顯明神的權 能,叫外邦人能敬畏神,而不欺負以色列人。這是神救以色列人脫離仇敵一個最好的方法。所以,以利沙醫好了乃縵以後,不受任何禮物;這也表明以色列人的氣 節。但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卻去要些東西。

        我們看到:列王記下 5:20節,基哈西內心起了『歹念』的罪。列王記下 5:22起,基哈西開始『撤謊』的罪,為了『貪財,私慾』的罪,想佔為己有。列王記下 5:24,把拿到手的東西,藏在屋裡,『心虛』的緣故。列王記下 5:25,基哈西為了自圓其說,『再度撒謊』的罪,想要『欺騙』他的主人「以利沙」。結果因自己所犯的罪,導致自己及自己的後裔染上大痲瘋。可見人的「心思」(mind) 是多麼可怕的。「染上大痲瘋」由這段經文,可見是因犯了『歹念』的罪、『撤謊』的罪、『貪財』的罪、『私慾』的罪、『再度撒謊』的罪、『欺騙』的罪的像故。

『歹念』è 『撤謊』è 『貪財,私慾』è 『心虛』è 『再度撒謊』è欺騙』è悲慘結果

因此,長了「大痲瘋」,喻表在靈理,我們仍有罪性,沒有除乾淨。潔淨」Καθαρίζω 原文也可指把染了污穢罪,拿掉,使他變成「純潔」化,並且不再犯罪。

黄迦勒認為「有一個長大痲瘋的,」跟據舊約聖經的事例,『長大痲瘋』與背叛權柄和不聽從命令有關(參民十二1~10;王下五19~14),所以那個長大痲瘋的,乃是豫表悖逆的百姓,就是以色列人(羅十21)。在聖經裏面,『大痲瘋』豫表人污穢的罪:[6]

                          1.它是從裏面發出來的,表徵罪是出於人的天性。

                          2.它是不易醫治的,表徵罪性難改。

                          3.它是容易傳染的,表徵罪具有傳染性。

                          4.它會使人變作腥臭腐爛至死,表徵罪的污穢可憎,結局悲慘可怕。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人的肉體和天然本性,滿了罪污,時常頂撞神,在神的眼中看,都是「長大痲瘋的」。本節啟示給我們罪人得醫治的條件:

                1.要認識自己的敗壞無救。

                2.向主俯伏,承認自己的罪。

                3.相信主有醫治的能力。

                4.求主耶穌。

          我們必須先從自己的寶座上下來,帶著謙卑的心來到主面前(「向祂跪下」),才能經歷主的權能。許多時候我們相信主「必能」,但不敢相信主「肯」;信徒不但要相信主的能力,也要相信主的愛心。主的「能」是能力的問題,主的「肯」是旨意的問題;主的能力是受祂旨意所支配的。

            看到這半年來,全球經濟的海嘯,unemployment rate 10.5%創下歷牟的新高。最近4月1日Mercury News日報報導有一個印度人的家庭,父親Raghavan Devarajan年42歲是Yahoo的程師,有兩個11歲及4歲的孩子,住在高級住宅區,Santa Barbara Terrace in Sunnyvale, 前些日子因他的小舅子爭吵,想不開用兩支45-caliber semi-automatic handguns槍殺了五個人 ( 2 kids, 2 nieces, and his wife) ,然後自殺。去年有另一個例子,發生在南加州,有個年近半白的父親,被公司解雇,想不開,把在UCSD唸大學的兒子騙回家,然後槍殺了自已的家人(兩個兒子,另一個唸高中及妻子) 。唉!心靈的創傷、若不及時得醫治,鑄成大禍。

B.    承認自己的過錯、向主認罪、悔改、「來」到主前、求衪的憐憫(40a,40b)

顯然,在現今時代,雖然較少了痲瘋病,但「心靈上」的創傷,或著「心病」卻日益嚴重,自我放逐邊際、時常絕望、對社會感到灰心、痛苦,看不見未來、不積極,縮瑟在自己心裡的一角,以阿Q心態,面對世界...... 這也算是聖經上的「痲瘋病」人。

            我們也要像痲瘋病人一樣,省察自己內心的光景、看看「心靈上」的創傷,難處、疾病、是否像「痲瘋病」一樣有不潔淨的東西?這不潔的東西是否因貪愛世界而被污染了、因体貼肉體的緣故?假如有的話,我們就該每天省察自己,有否不討神喜悅的東西?趕快來到主前,認「罪」,學這個大痲瘋病人求主潔淨我們,把我們從污染的世界當中帶出來,求主來洗淨我的不「潔淨」,並且不再犯罪。

C.    虔敬的、謙卑、廹切地向主祈求,順服神的「主權」,單純的信心、相信神的大(40b)

馬可福音 1:40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同樣地,比較符類福音,馬太福音 8:2節說:『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拜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這個「拜他」及馬可福音 1:40節說:「跪下」都是猶太人向神「禱告」

  這位患者用非常謙卑的姿態,『…來求耶穌,向他「跪下」來到耶穌面前』,在舊約裡,這是「向神祈禱」應有的姿勢,而他竟敢到耶穌面前來,也顯示他具神聖的勇氣。承認神有權拒絕人的禱告,表明完全仰賴神的憐憫,對神有「信心」(創十八27、30~32;撒下十12;但三18)。

那位長大麻風者的祈求,是我們『禱告』蒙神垂聽的榜樣[7]:

1.      沒有顧忌的禱告──他「來」(長大痲瘋的人,原是不可走近人前的)

2.      真誠而迫切的禱告──求」

3.      謙卑的禱告──他「跪下」

4.      順服的禱告──「你若肯...

5.      有專一目的的禱告,說出所需、個人的──「叫我潔淨」

6.      大有信心的禱告──「必能」

7.      有效的禱告──「他就潔淨了」

聖經裡頭的痲瘋病人,他求耶穌的醫治,他的乞求,於現代生活裡,隱含一些意義:虔敬的、謙卑、廹切地向主祈求、不灰心、不絕望,他展現一種企圖心,他認為一定有人能夠醫好他,一百人 之中,或許就他一人因著此種強烈的生存企圖而活著。他於絕望時,找對了人,找上耶穌,乞求祂醫病;找到了正確的時點;他謙卑的跪下求耶穌醫治傷病;他將主 權交給了耶穌,順服神的「主權」,存單純的信心、相信神的大能。至於耶穌是否願意醫治他,則全看耶穌的意願了。

II.          知道神垂聽我們的「禱告」(41-42)

A.   願意為我們付出一切,祂是滿有「慈愛憐憫的神(41)

大痲瘋在當時是絕症。人類的罪惡,也像大痲瘋,是無可救治的。只有神的救法,才能使人的罪得潔淨。從那長大痲瘋者的禱告中,雖然短短的幾句,卻叫主「動了慈心。」祂「伸手摸他,」神的大愛從子身上完全表明出來。

  「耶穌動了慈心」,『動了慈心』[8]在希臘原文是一個字而已(splagcnisqei.j splagchnistheis),在記載同一事件的馬太和路加福音裏並沒有出現。此時,耶穌動了慈悲心,因而伸出雙手摸了他,他擁抱了那人,耶穌表現出他願意接受那病人的樣子,將他的病袪除了。耶穌一個無條件的擁抱,感動了那人, 耶穌的愛,如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我們一出生,便受到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受到他人無條件的呵護我們(當然可能有些人不是,甚至一輩子都沒有這樣子 的人呵護,但請別忘記,絕望時,有位在天上的父呵護著)。人間的愛,有時是條件式、因為式的愛,譬如「因為你的鼻子好看,所以我愛」,「如果你可以幫我做 那件事情,我會愛死你的」,「我愛你,快幫我付錢!」。有些時候,一個無條件的擁抱、無條件的愛,卻能深深打動人心,填補寂寞。

            有時我們對新約所用的某些辭句太熟悉了,反而忽略了其真正意義。「耶穌動慈心!」讓我們看看,他在這個長大麻瘋的人身上所看到的是什麼?這樣我們就可以比較了解他動了慈心的意義。

41節: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

      「就伸手摸他,」通常人不可接觸痲瘋病者,以免沾染不潔,但主耶穌反其道而行,是要把潔淨帶給對方。「我肯,」原文qe,lw [9]『我是肯』或『我確實肯』[10],這話表明主不僅是有能力醫治人,並且祂的心是『十分願意』的。「就伸手摸他,」主伸手摸他是身體直接的接觸,象徵主道成肉身來到猶太人中間,是猶太信徒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壹一1)。[11]

     

黃迦勒認為:主原可以只用一句話,就叫那長大痲瘋的痊癒,但祂卻「伸手摸他」,這是主愛的表現。主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來四15);祂喜歡進到我們的感覺裏面,與我們表同情。

『摸,』在聖經裏代表聯合;主這位屬天的大醫生,乃是藉著與我們聯合,從我們的裏面醫治我們。

B.   潔淨」我們的肉體上的疾病 (41-42)

主耶穌不只『能』醫治病人(參九23),並且祂是「肯」醫治。祂若不「肯」,則祂的『能』仍舊與我們無益;但祂的手是『能』,祂的心是「肯」。  主不僅用口說我肯,並且用手摸他,表示主是完全的肯;人若沒有得著主的救恩,原因不是主不肯,乃是人沒有信心,不肯到主面前來。     

C.   祂「醫治」我們心靈所受的創傷(41-42)

 「你潔淨了吧!」主的話中有能力,祂的話一出口,就必產生功效。

D.   赦免我們罪、一切的不義(41-42)

主說「我肯」;在主的心裏有我們罪人的地位,祂並且也進到我們罪人的感覺裏面,對我們的痛苦,感同身受。[12]

III.      我們要順服神、遵行衪的話去行,討神喜悅、禱告才有果效(43-45)

A.   完全順服神的人必照著衪的囑咐去做,禱告垂聽(43-44)

他得潔淨後,主叫他不要說什麼話,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要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主要他出去「作」見證,不是「講」見證;可惜他沒有聽主的吩咐,以致妨礙了主的工作。

黃迦勒認為:主的工作大部分是用話語命令來成功的;我們若要與主同工,首先必須聽主的吩咐,「得著」主的話。[13]

Donahue在Leading Life-Changing Small Groups談到:從聖經經文來看,神總是用某種方式來回應我們的禱告。有時我們某些『做法』或『態度』會妨礙我們的祈禱,在這種情況 下,神也不會作出反應。以下的經文會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必須與神和與其他人,有正常的關係。我們必須在權利與上帝的關係和與其他人,以便使我們的祈禱,以有效地為神所聽到。

蒙神垂聽禱告的先決條件是:

1.       若有隱而未現的罪,還沒有對付,認罪悔改,將成為你與上帝禱告的障礙。(詩篇66:18 )。

2.       神聽到了那些服從他的命令的人的祈禱(約翰一書3:22-23 ) 。

3.       神不會聽有「不好的或自私的動機」的人的禱告(雅各4:3 ) 。

4.       我們的禱告是按神的心意,而不是按我們自己的意念(約翰一書5:14-15 ) 。

5.       當我們祈禱,我們要憑著信心向神求。不信神的人的禱告,是蒙神垂聽的一個障礙(馬可福音11:22-24 ) 。

6.       這是一項持續不斷生活在基督裡(定期的與神有Fellowship 相交的關係)將讓你們的祈禱蒙神垂聽。當「與神相交的關係」被打斷,禱告就受到攔阻(約翰15:7 ) 。

7.       有時候,神沒有回答我們的祈禱,因為我們不求。我們要採取合適、正當的要求,定期圯向神祈求(路加福音11: 9) 。

8.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弗 6:18 ) 。

9.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可福音 11:25)

10.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利比書 4:6 ) 。

Bill Donahue, Leading Life-Changing Small Group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GrandRapids, MI, 1996), p. 58 [14]

B.   人若不順服神,禱告受攔阻、神完全的救贖將不會來到。(45)

在{\Section:TopicID=161}43~44節告訴我們: 耶穌給人這種嚴謹的囑咐的理由在他早期的工作中可說是一貫性的:即不願讓人過分渲染他的名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或帶來工作的阻礙。道成了肉身的耶穌是在猶太人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正如其他猶太人一樣,他對舊約的律法不但熟悉,而且還很尊重。他絕對不是律法的故意或無理的破壞者。他所反對的只是人對律法的錯解以及那些基本上曲解聖經的原意和人為的傳統、習俗與規條。在這裏很嚴謹地囑咐被治好的人去遵守摩西有關痳瘋病所規定的律法(利十三47~十四32)。

45節:雖然經文沒有詳述那人這許多的話的內容,它所帶來的破壞卻是明顯的。結果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雖然那人過分的渲染使到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眾人為了自己的需要和滿足仍然不斷地從各處就了他來。縱使是曠野地方也照樣是他工作和事奉的場所。因為他是「為這事出來的」[15]。

醫好他的病後,耶穌吩咐那人必須謹慎、甚麼話都不可告訴人,要把身體給祭司察看,要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當時的祭司如同監察人,他掌管 許多事情,譬如除籍、除戶、除根,現在耶穌要那人給祭司察看,讓他復權、復籍,回到家庭,回到工作上,回到會堂裡敬拜他的神,別再流浪了,別再自我放逐 了。接著要獻上禮物,那是對眾人的一個感恩的心,要用感恩的心回到家庭,回到工作,回到會堂裡,他們接納、孕育那人。

  但那人始終沒有按照耶穌的吩咐去實行,他沒有完全順服,那代表著一些缺點,譬如做事不完整、做事不回報進度、遇到困難不會求助、不回應,也不祝福他人。

  聖經不僅只是宣揚耶穌的偉大,透過這般解釋,祂讓我們明瞭自己的缺點,進而安撫我們的心靈,讀聖經時,神的話能讓我們的心靈平靜,得到安慰與鼓勵。

請看這段故事,前面的經文,馬可福音 1:35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但我們可以從本段經文歸納出:主耶穌他顯明了禱告與能力之間的關係。他清晨禱告,接下去是這禱告所帶來的後果。「禱告」是傾聽神講些什麼,同意神所講的話,祈求神賜給能力以遵行他的話。忽略了這些事,我們遇到了世上長大麻風的人,癱瘓的人,就無能為力。就像1: 40 - 41節的述的長大麻瘋的人,用非常謙卑的姿態,『…來求耶穌,向他「跪下」來到耶穌面前』,神經常藉著人的「虛己」,把他的豐盛傾倒出來,以祝福別人。最後,「禱告」乃是操練「虛己」的功課,預備我們的心,作為流通的管道,使神的能力通過我們,完成他在這世界上的旨意。

記往!神聽到了那些服從他的命令的人的祈禱(約翰一書3:22-23 ) 。 我們的禱告是按神的心意,而不是按我們自己的意念(約翰一書5:14-15 ) 。我們若不順服神,我們的禱告舍受攔阻、神當然離我們遠去,衪完全的救贖將不會來到。

結論

想想看,像這長 大痲瘋的人,除了肉體的痛苦之外,在心靈上是被拒絕、被遺棄、被輕看的。當長 大痲瘋的人來到耶穌面前的時候,心裡想:像我這樣不潔淨的人,耶穌肯不肯接近我呢?他相信耶穌必能潔淨 他的大痲瘋,只是不知道穌肯不肯。但是,耶穌卻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這「伸手摸他」證明耶穌不嫌他不潔淨。當然耶穌不會被大痲瘋傳染,但更重要的是,恐怕這人許久沒被人摸過了。現在耶穌伸手摸他,叫他喜出望外,可見耶穌是「肯體恤人的主」。

我們有時也好像在群體中被遺棄,或在家庭中被孤立,不知何故不被人接納。但主耶穌說「我肯」。祂握著我們的手,願意親近我們,也體恤我們的軟弱。

感謝神!賜給我們一個大祭司,並非不時體恤我們的軟弱…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我們的軟弱祂完全知道。祂不是包庇我們的軟弱,祂的愛裡沒有縱容。但祂知道我們每一個難處。祂沒有把所有難處挪開,卻在試煉中幫助我們,叫我們運用信心,學習倚靠祂。今生我們如何為主而 活,決定我們將來在神榮耀寶座前得什麼賞賜。無論我們所遇的是鄙視,遺棄,旁徨,焦急,危險,無助,祂都明白,並且幫助我們。祂計劃我們一生路程,也引領 我們走過。讓我們一同在生活上經歴神,順服神,遵行衪的話去行,討神喜悅、禱告才有果效,禱告蒙神垂聽。
----

[1] <3015> lepro,j lepros Meaning: scaly, leprous Origin: from 3013 Usage: leper(4), lepers(4), leprous(1).

[2]馬可福音研經 (巴克萊)

[3] <06883> t[;r'c' tsaraath (863d) Meaning: leprosy

[4] The complete Word Study Dictionary, New Testament, 2511. καθαρίζω

[5] BibleWorks 7 καθαρίζω

[6] 馬可福音註釋 (黃迦勒), 第一章

[7]黃迦勒《馬可福音註解》

[8] splagcnisqei.j    verb participle aorist passive nominative masculine singular from splagcni,zomai

[Fri] splagcni,zomai 1aor. evsplagcni,sqhn; be moved with compassion for, feel sympathy with, take pity on someone (MT 18.27)

splagcni,zomai VIPD--1S splagcni,zomai

BNM Usage summary for FORM splagcnisqei,j:

1. splagcni,zomai vpapnms (verb participle aorist passive nominative masculine singular ) 4

[9] qe,lw verb indicative present active 1st person singular from qe,lw

[10] from resolve, decision, or design will, intend, purpose, aim, with a following infinitive either expressed or implied from the context (RV 11.5); often used of God (1T 2.4), of Christ (MK 3.13), and of the authoritative dealings of the apostles (1TH 4.13)

[11]馬可福音註釋 (黃迦勒), 第一章

[12]馬可福音註釋 (黃迦勒), 第一章

[13]馬可福音註釋 (黃迦勒), 第一章

[14]Bill Donahue, Leading Life-Changing Small Group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Grand Rapids, MI, 1996), p. 58

[15] 《中文聖經註釋》

 

 

Related Media
See more
Related Sermons
See more